首先把从1~n2的整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成一个n×n的方阵A进行观察。(本文中所有n都是指大于1的奇数,下文中均以“A”代表这类顺序排列的n×n方阵) 
以5阶阵为例:以下是A方阵 
1 2 3 4 5 
6 7 8 9 10 
11 12 13 14 15 
16 17 18 19 20 
21 22 23 24 25 
下边是魔方阵B: 
12 16 25 4 8 
6 15 19 23 2 
5 9 13 17 21 
24 3 7 11 20 
18 22 1 10 14 
先假设n阶奇次魔方阵B是存在的,从A中可以看出,B的任一元素在A中都有唯一确定的行号和列号组合(y,x)。 
分离出B中所有元素在A中的行号y来构成n×n方阵I,让I(i,j)等于从B(i,j)分离出来的y;(如I(1,1) =3,即12在A中的行号A(3,2);I(1,2)=4,即16在A中的行号A(4,1)。)以下是I方阵: 
3 4 5 1 2 
2 3 4 5 1 
1 2 3 4 5 
5 1 2 3 4 
4 5 1 2 3 
同样分离出B中所有元素在A中的列号y来构成n×n方阵J,让J(i,j)等于从B(i,j)分离出来的x。以下是J方阵 
2 1 5 4 3 
1 5 4 3 2 
5 4 3 2 1 
4 3 2 1 5 
3 2 1 5 4 
观察方阵I特征为: 
1.组成方阵的数为1~n的整数; 
2.任一行、列均遍历1~n的所有整数; 
3.主对角线上的数均为(n+1)/2,辅对角线遍历1~n的所有整数。 
方阵J特征前两点同I,区别是第三点,辅对角线上的数均为(n+1)/2,主对角线遍历1~n的所有整数。 另外还有容易忽略的一点,I、J方阵对应位置上的数字组合[I(i,j),J(i,j)]是唯一的。 
 综合以上的结论可以知道:B(i,j)=(I(i,j)-1)×n+J(i,j)。所以只要构造出这样两个只含1~n的数的方阵I和J,就可以确定一个n×n的魔方阵。 
现在,问题就转化为怎样构造分别满足I和J的特征的两个n×n方阵。其实完成这样的算法是很简单的,可以按以下方法实现: 
1) 方阵I的第一行由(n+1)/2打头,后面依次为前一个数关于n的循环后继; 
2)方阵I的第i+1行由第i行循环右移得到。 
本人给出的程序: 
*/
main() 
{ 
int n,i,j; 
int a[20][20],x[20][20],y[20][20];/* a数组为最后结果数组文中的B方阵,X,Y分别是文中提到的数组I,J*/ 
printf("please input the number N:"); 
scanf("%d",&n); /*输入需要的数组维数*/ 
x[0][0]=(n+1)/2; 
for(j=1;j<n;j++) 
{ 
if(x[0][j-1]==n) x[0][j]=x[0][j-1]+1-n; 
else x[0][j]=x[0][j-1]+1; 
}/*给x中的第一行元素赋值*/ 
for(i=1;i<n;i++) 
for(j=0;j<n;j++) 
{ 
if(j-1<0) x[i][j]=x[i-1][j-1+n]; 
else x[i][j]=x[i-1][j-1]; 
} /*通过变换给X的所有元素赋值*/ 
clrscr(); 
printf("X:\n"); 
for(i=0;i<n;i++) 
for(j=0;j<n;j++) 
{ 
printf("%3d",x[i][j]); 
if(j==n-1)printf("\n"); 
}/*输出X数组*/ 
for(i=0;i<n;i++) 
for(j=0;j<n;j++) 
y[i][j]=x[i][n-1-j];/*通过文中提到的公式给Y数组赋值*/ 
printf("Y:\n"); 
for(i=0;i<n;i++) 
for(j=0;j<n;j++) 
{printf("%3d",y[i][j]); 
if(j==n-1)printf("\n"); 
}/*输出Y数组*/ 
for(i=0;i<n;i++) 
for(j=0;j<n;j++) 
a[i][j]=(x[i][j]-1)*n+y[i][j]; 
printf("A:\n"); 
for(i=0;i<n;i++) 
for(j=0;j<n;j++) 
{printf("%5d",a[i][j]); 
if(j==n-1)printf("\n");} 
/*输出A数组结果*/ 
}